金秋時節,天高云淡、山水相依、紅葉掩映,一幅如詩如畫般的美景在“香爐山”腳下舒展開來,讓人如癡如醉,流連忘返。
這說的是位于漳河水庫北岸的漳河新區漳河鎮香山村,屬庫區、
礦區、山區,村名因三座“香爐山”而得名,分布有紅葉林。
全村三面環水,一面環山,轄7個村民小組,276戶950人,距離荊門城區有30公里。全村國土面積21.4平方公里。其中,耕地面積1486畝,林地面積27000畝(含*生態公益林17000畝),是漳河新區面積*的行政村。
過去,香山村擁有大小煤礦井近40座,寶源煤礦就坐落于此,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山村,頗為富有。后來,由于*政策調整,香山村境內礦井相繼關停。如何讓失業的礦工重新就業,如何找到適合村里發展的產業之路,成了香山村“兩委”急需解決的問題。在新區黨工委和漳河鎮黨委的領導以及香山村*書記的指導下,該村圍繞“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?!钡目傄?,因地制宜,積極謀劃,向綠色產業轉型發展。
位于香山村六組的胡豐油茶基地,屬村集體產業,有150畝。幾年前,這里是堆煤渣的地方。香山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謝長明介紹,胡豐油茶基地由廢棄
礦山荒漠化治理發展而來,在基地長1.2公里的通組公路旁,原先有富安、陶坡等四座礦井,空地是煤礦堆煤渣的地方。經過生態修復,在上面平均覆土 1 米以上,2019年下半年栽植油茶,幾年來,長勢良好“。要不了幾年,這些油茶就要產生收益了,受益周期可達100多年。”
除村集體發展油茶產業外,一些村民在村干部的號召下也栽植油茶,面積累計200多畝。“早年,我們村有茶場、柑橘基地,其中香山茶場面積100多畝,柑橘基地在漳河沿岸,面積300畝。”謝長明表示,近些年,全村還大力發展黃桃產業,積極扶持黃桃種植能人廖慶登擴大規模,帶動村民增加務工就業、增加村集體收入。廖慶登2008年開始種植黃桃,規模漸漸擴大。黃桃畝產為2000公斤左右,一畝的銷售收入逾萬元,且不愁銷“。2008年的時候只有10畝,發展到現在有100畝,以后我想擴大到150畝。”廖慶登介紹。
漳河環庫公路香山大橋通車后,方便了庫區村民出行,也吸引了不少人到香山村游玩?!拔覀冋媱澙么謇锏睦状蚴?0個景點和紅色教育基地帶動紅色鄉村旅游,通過農旅結合,實現香山村產業振興和鄉村振興。”謝長明稱,香山村未來可期。
摘自環球破碎機網